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在艺术与音乐之间:从未来主义到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

主讲人:皮埃特罗·莫多拉 – 罗马美术学院教授

(意大利语,中文翻译)

 

将声音-噪音作为新的刺激因素进行研究,随着未来主义和路易齐·卢梭洛的噪音艺术诞生于二十世纪:“我们乐于将以下声音编写成理想的音乐:店铺金属门放下时发出的巨大声响、门撞上的声音、人群发出的低语声和脚步声;车站、铸铁厂、纱厂、印刷厂、发电厂和地铁的嘈杂声”。未来主义美学提出了成果关系的新形式。观众(被动)变为演员(主动),他们高声加入行动,随着音乐唱歌,与演员交流。五十年代初创作的乐曲,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六十年代初,令观众加入演出的理念重新兴起,翁贝托·埃科将其理论化,称之为“开放的作品”。同时,激浪派艺术家走上同一化道路,模仿自然的本能过程,去除作曲、演奏和欣赏的划分。以此为基础,皮埃特罗·莫多拉(罗马美术学院声音设计系教授)将讨论通过声音实现连接公众情感的当代艺术作品的可能性。

  • 举办: Istituto Italiano di Cultura di Pechino
  • 与合作: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