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为了缅怀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阿纳尔多·波莫罗多我们特别邀请达涅莱·克里帕来到CHAO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关于艺术家的专题讲座,回顾他的重要创作历程、艺术理念与时代影响。
阿纳尔多 · 波莫多罗(1926-2025)因其对基本几何形状的独特运用而声名鹊起,尤其是柱子、立方体、金字塔、球体和圆盘。他庞大的建筑形态暗示着一个持续的自我毁灭和再生的过程。他的作品曾在众多大型博物馆展出,包括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197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博物馆(1981年)、哥伦布艺术博物馆(1984年)、神奈川县箱根露天博物馆(1994年)、开罗艺术中心(1997年)和雷焦艾米利亚的马尼亚尼宫(2005年)。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达涅莱·克里帕与阿纳尔多·波莫多罗的长期交往,始于他在科尔蒂纳、米兰和圣玛格丽塔利古雷的画廊举办的这位马尔凯大区艺术家的作品展。多年来,这段缘分一直延续着。
当克里帕博士出任波托菲诺市立美术馆馆长时,他在一九八三年策划并组织了阿纳尔多·波莫多罗的大型个展,这一展览成为当年最重要的艺术盛事之一。
一九八五年,公园博物馆——波托菲诺国际户外雕塑中心在他的主持下成立,波莫多罗的作品便是克里帕最早引进馆藏的雕塑之一。
数年后,两人在米兰阿纳尔多·波莫多罗基金会的成立发布会上再次合作,波莫多罗亲自参与了该基金会的发布活动。
阿纳尔多·波莫多罗是后现代雕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通过个人且独特的艺术语言,以自己“独一无二”的符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予了材料新的生命力。
这位艺术家善于讲述人类存在的深层本质——揭示我们的困境、恐惧与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他选择雕刻、切割、撕裂,由此呈现出我们内心的一部分,透过作品中的“空洞”显现人类的脆弱与内在世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波莫多罗定居米兰,很快融入了那一波新的文化爆发之中,与卢乔·丰塔纳、塞尔焦·丹杰洛、恩里科·巴伊、恩里科·卡斯泰拉尼和皮耶罗·曼佐尼等艺术家展开对话,这些人连同建筑领域的埃托雷·索特萨斯和焦·庞蒂,共同成为当时艺术界伟大变革的支柱。
他们很快成为波莫多罗的同行者,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与各自不同的创作诠释中,波莫多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雕塑语言,使其跻身国际最重要的雕塑家之列。
主讲人:
达涅莱·克里帕
波托菲诺公园博物馆——波托菲诺国际户外雕塑中心馆长
曾任波托菲诺市立美术馆馆长
主持人:
罗贵辞
Nuova Artemarea 主席
“当代艺术发展”项目负责人——意大利艺术家驻地计划
主持与翻译:
任靖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