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第五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

8月26日,第五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将在贵州大学开幕,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文化处是论坛的支持单位,论坛为期两天,将深入、广泛的讨论文艺复兴思想,涉及到几个领域:从艺术到文学,从历史到政治,从哲学到宗教。文化的复苏是自始至终贯穿这场运动的特征,文艺复兴诞生于意大利,其影响力迅速遍及整个欧洲,前所未有的在艺术和社会生活领域重视人类、人的价值。不论在彼得拉克还是薄伽丘的作品中,敏感性、文化和社会的巨变都已体现的十分突出。艺术家通过其艺术活动转变社会地位,通过对历史、道德-政治行为的关注(如马基雅维利和圭恰迪尼)发展出新的人类哲学。

众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参与论坛,借此宝贵机会分享研究成果,对文艺复兴——这一对现代意识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活动——的内容进行生动的探讨。

研讨会语言:中文

 

研讨会日程

2017年8月26日上午(8:30-12:00)

开幕式(8:30-9:15)

(主持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李波书记)

1. 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院士致辞

2. 论坛联络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刘训练教授代为宣读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发来的贺信

3. 中国文化书院大门前合影留念

茶歇(9:15-9:30)

主旨演说(9:30-11:35,每人25分钟)

主持人:张 清教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

1-王军教授(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意大利语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文艺复兴的伟大史诗:《疯狂的罗兰》

2-周春生教授(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学系博士生导师):“新雅典”与“新精神”——皮诺蒂《托斯坎纳史》与西蒙兹《意大利文艺复兴》比较研究

3-徐卫翔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彭波那齐事件与文艺复兴时期灵魂不朽的论战

4-李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反思“Renaissance”:从“古典的复兴”到“跨文化的复兴”

5-郝田虎教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弥尔顿的王权观念及其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

提问与讨论时间:11:35-12:00

2017年8月26日下午(14:30-17:15,每人发言时间10分钟、自由交流时间5分钟)

第一单元:文学与艺术

第一场主持人:王军教授(14:30-15:30)

1-朱振宇(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冥河边的风景——关于《埃涅阿斯纪》与《神曲》“冥府之行”主题三个片段的对比

2-吴功青(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消失的上帝?——彼特拉克《秘密》中的上帝与自我

3-杜颖(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论《十日谈》之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

4-王忆停(浙江外国语学院):圭恰尔迪尼《格言集》中的文化思想研究

茶歇:15:30-15:45

第二场主持人:李军教授(15:45-17:15)

1-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图像的褶层:波提切利的“春”

2-韩伟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从达·芬奇的未竞之作看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天才的创作特性

3-王尔晨(德国海德堡大学欧洲艺术史系研究生):以丢勒1512年的速写降生于Ertingen的暹罗连体婴为例分析丢勒的思想世界

4-焦占煜(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绘画中的东方情结

5-马芸(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塑艺术与城市荣耀——对尼古拉•皮萨诺布道坛的分析

6-高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窗户还是框架?——关于“阿尔伯蒂之窗”的再认识

2017年8月27日上午(8:30-11:15,每人发言时间10分钟、自由交流时间5分钟)

第二单元:历史与政治

第一场主持人:周春生教授(8:30-9:45)

1-刘耀春(四川大学历史系):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城市广场的装饰符号(II):军事将领和君主的塑像

2-杨盛翔(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复调叙事与史家曲笔——佛罗伦萨人文主义史学中的演说辞

3-孔 元(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博丹与主权理论的经史之变

4-朱兵(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博特罗政治思想初探:以“国家理由”观为中心的考察

5-高 冀(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言文学系博士候选人):从圣女贞德形象看十六世纪法国民族主义历史叙事

茶歇:9:45-10:00

第二场主持人:刘耀春教授(10:00-11:15)

1-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拿破仑如何阅读《君主论》?

2-陈玉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中“看不见的手”:修昔底德之“命”与马基雅维利之“运”

3-王学东(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马基雅维利“道德与政治”的扭断的现代内涵

4-袁梨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英国廷臣莱利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历史考察

5-郁迪(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错置交织:托马斯•史密斯的议会思想及其误读

2017年8月27日下午(14:00-17:20,每人发言时间10分钟、自由交流时间5分钟)

第三单元:哲学与宗教(14:00-15:30)

主持人:徐卫翔教授

1-梁中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文艺复兴时期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复兴及其理论际遇

2-Susanne Kathrin Beiweis(中山大学珠海分校哲学系):“Naturam ars imitatur”:Magical Images within Marsilio Ficino’s De vita libri tres

3-卢镇(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解析

4-陈广辉(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教会、基督和人类立法者:帕多瓦的马西留反教权论的两个论证及其困难

5-朱晓(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5-16世纪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兴起与发展

6-李琍(同济大学哲学系):灵魂的陨落:略论文艺复兴生机灵魂学说的思想史意义

茶歇:15:30-15:45

第四场:其他议题暨闭幕式(15:45-17:10)

主持人:王宪生教授

1-Mats Sundin(贵州大学经济学院):Social Welfare during theRenaissance: The Case of Sweden

2-李婧敬(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文心相通,和而不同——关于洛伦佐•瓦拉与李贽伦理思想的平行研究

3-安嘉净(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纹章对现代标志设计影响

4-谭杰(中南大学哲学系):文艺复兴伦理学在明末中国的系统传入——高一志《修身西学》之来源再探

5-李效梅(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艺复兴及科学范式启示——浅析“古苗疆国家走廊”学术范式建构

第六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主办方代表发言(17: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