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声音——超越时空的音乐
齐加纳音乐学院 国际音乐节 & 夏季学院 锡耶那,2020年7月5日-9月3日 我们的声音——超越时空的音乐 我们的声音是第六届齐加纳国际音乐节&夏季学院的题目:为展望未来而回到齐加纳的传统之源,探讨声音及人类历史上至艰时刻所创造的音乐的意义。从7月5日至9月3日,音乐节将推出齐加纳音乐学院档案馆资料中的3个部分、18场现场活动和22场演出,它们将第一次用数码方式进行转播。 线上档案馆为数码音乐节部分,它分成两大主线:“线上歌剧”是齐加纳以前上演的歌剧的录像,计六部;“线上神话”介绍近三年举办的、从未转播过的音乐会,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和传统音乐,计16场,可在齐加纳音乐学院油管频道观看:https://www.youtube.com/user/chigianachannel。 齐加纳电台艺术的网络电台会播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齐加纳录制的大师音乐会及当代作品,它们将以“空中神话”为名,线上播出:https://www.chigiana.org/legends-on-air。 齐加纳电台艺术也是题为无声的背后——新冠大流行时期音乐这一特殊项目的主角,它由齐加纳与“内室”合作推出,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作曲家及音响师从科技角度探讨大流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参加者包括当今音乐和创新界的代表人物,如坂本龙一、吉恩·科尔曼、帕特里兹奥·法里塞利、斯特法诺·贾诺迪、阿里皮奥·卡瓦霍·内托、恩佐·法瓦塔等等:https://www.chigiana.org/beyond-the-silence。 与意大利外交及国际合作部合作,我们的声音由全球意大利文化中心网推广。 有关节目安排及更多信息,请上https://chigiana.org/oursounds/。
查看更多“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 – 第三讲:2020年斯特雷加奖的候选与入围作品(二)
我们现推出”文学星期二”栏目,定期与大家见面(每个月至少一个星期二),专门举行讲座、研讨会、作者见面会以及新书推介会等等文化活动。本栏目将涵盖文学、语言、语言学、哲学、艺术、音乐等与意大利宝贵的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种人文学领域的主题。 根据目前执行的疫情防控规定,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组织的讲座全部采用在线形式举行。为了使线上活动获得最佳的视频和声音效果,本使馆文化中心采用了新的直播平台和5G技术,可以使数百名观众参与现场直播。 “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 第三讲:2020年斯特雷加奖的候选与入围作品(二) 6月30日19:00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线上活动 第74届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迎来第三期活动。在6月30日周二19:00的下一次讲座中,将更加深入的介绍2020年12部候选作品中的四部著作和相应的作者。 系列讲座的第三期将介绍以下作品和作家: Città sommersa (暂译: 沉默之城) Marta Barone, Romanzo Bompiani Breve storia del mio silenzio (暂译: 我的沉没小传) Giuseppe Lupo, Marsilio La nuova stagione (暂译: 新季节) Silvia Ballestra, Romanzo Bompiani Vita, morte e miracoli di Bonfiglio Liborio (暂译: 邦费利奥·利博里的一生) Remo Rapino, Minimun fax 在下次讲座中将介绍其余的四部候选作品。 I sei libri finalisti […]
查看更多第六届绘意杯儿童绘画大赛作品正在征集中
第六届绘意杯儿童绘画大赛于2020年6月23日正式开启,大赛主题为:“人类的博爱与互助精神”。目前作品正在火热征集中,将持续至12月31日。 绘意杯儿童绘画大赛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主办,意大利IMOLA陶瓷(中国区)承办,已成为面向小朋友们的中意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继去年之后,本届大赛将继续得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权威专家将加入到绘意杯的评审之中,并在与中央美术学院有教学合作的学校中推广大赛。 绘意杯儿童绘画大赛始于2015年,面向3-12岁的少年儿童,每年设定一个与意大利文化密切相关的主题。举办五年来累计已有全国百余城市超过三万幅参赛作品参赛。 主题解读 中西古代文明道德思想体系中,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古罗马思想家们所讲的“humanitas”。 博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出发点,是对他人的情感,是“感同身受”; 互助——在“博爱”的推动之下,将对他人的情感付诸实际行动,是“身体力行”。 正如意大利民间格言所说:“地球是一家。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La terra è un solo paese. Siamo onde dello stesso mare, foglie dello stesso albero, fiori dello stesso giardino)。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博爱,是一种对全人类的广泛关爱,从对父母、兄弟姐妹和亲人的关爱,到对所在的社区、城市和国家的关怀,扩展到民族与民族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怀。 特别是在今年全世界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我们是如何关爱和帮助家人、朋友,又是如何将这种关怀与互助精神延伸至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和国家。 在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国和意大利尽管相距遥远,但拥有以人为本的共同本性,从“感同身受”到“身体力行”,从关爱个体生命到关注国家命运以至全人类前途,从而用实际行动践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查看更多2020全球夏至音乐节“意大利之声”在线音乐会
钢琴家雷莫·安佐维诺和小号手弗拉维奥·波特罗为2020全球夏至音乐节演出的音乐会,可通过以下链接观看: https://v.qq.com/x/page/p3100n2cfc2.html (也可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观看,公众号名称:IIC-Pechino) 为了更好地享受音乐会的音质和立体声效果,建议使用耳机。 值2020年全球夏至音乐节,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邀请我们的观众参加“意大利之声”在线音乐会,由钢琴家雷莫·安佐维诺和小号手弗拉维奥·波特罗为全球夏至音乐节特别制作并联合演出。 6月21日19:00,观众们可以在手机、平板或电脑上欣赏本次音乐会,这是两位意大利当代音乐领军人物的艺术聚会,他们将演奏雷莫·安佐维诺创作的音乐,音乐会视频中还配有意大利的绝美风景。 音乐会视频将于6月21日周日19点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发送。为了观赏上述音乐会,请关注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还将为您推送未来更多精彩活动信息。同时视频的链接还将在我们的官方网站(www.iicpechino.esteri.it)公布,可通过电脑查看。 为了更好的享受音乐会的音质和立体声效果,建议使用耳机。 音乐会由New Age Production发起,特别为这场年度国际音乐盛事制作,将通过世界各地的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在同一天向全世界播出。 全球夏至音乐节是一年一度的音乐聚会,旨在推广各种形式的音乐演出,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世界多个城市将举行数量众多、形式丰富的在线活动。 在此大家可以观看周日音乐会的预告片,以及两位音乐家特意为北京的观众录制的简短问候视频。(观看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s://v.qq.com/x/page/w3101j8j9lm.html https://v.qq.com/x/page/r31012w72ug.html 雷莫·安佐维诺(www.remoanzovino.it) 钢琴家兼作曲家雷莫·安佐维诺被认为是当代器乐界最著名、最创新和广采博收的人物之一。在收录新作的最新专辑《夜曲》取得成功后(在东京、伦敦、巴黎和纽约录制并由索尼古典音乐发行),去年二月,他为《反毕加索等人的希特勒》、《麦田与天空之间的梵高》及《莫奈的水中仙女》等片创作的原声带荣获“2019年银带奖”,这是Nexo数码公司极其成功的 《电影中的伟大艺术》系列的一部分,此外,因原声带强化了叙述,使传达给广大受众的艺术激情更加饱满,它们还获得了“艺术音乐”的特别提名。 2018年,享有盛誉的伦敦爵士音乐节的邀请确定了国际上对他的重要认可;去年5月,他被米兰钢琴城选为重要的全国钢琴音乐节大使之一,继而前往日本,举办了他的首两场音乐会,获得了对于他这一代意大利音乐家来说的前所未有的成功。11月在美国的巡演也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安佐维诺为叙述弗里达·卡罗生平的电影《弗里达:生活万岁》创作了原声带。他演出活动频繁,经常在意大利半岛的音乐厅、音乐节和专题活动上演出,独奏钢琴,或与艺术评论家马可·戈尔丁一样推出《印象主义恢宏历史》的演出。 弗拉维奥·波特罗 他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号手之一,二十多年来活跃于世界爵士界。他师从卡洛·阿菲内戈,在都灵音乐学院毕业,自1990年起,参加了很多音乐节,并作为佛瑞迪·赫巴德和吉米·科布的伴奏参加巡演,以后他成为罗朗·居尼爵士小组成员(1994至1997年),并与阿尔多·罗马诺同台演出。有四年的时间,他是法国ONJ小组固定成员,以后又加入米歇尔·佩特鲁奇尼六重奏。作为他的四重奏小组主演,他最早参与灌制的唱片《路行者》(1999)和《40°》(2002)由著名品牌Blue Note出版。 2010年,他与达尼洛·雷阿合奏和参与的“歌剧”计划由ACT MUSIC灌制成他的首张个人唱片。他经常与他的各种音乐组合现场演出,并与欧洲爵士界的重要成员进行合作。2017年,波特罗推出新的艺术计划,他与鼓手马蒂亚·巴尔比埃利、贝斯手马乌罗·巴蒂斯迪组成三重奏。小组没有考虑钢琴或吉他这样的和声乐器,以获得更大的音响自由,聚焦与节奏部分的互动,制作一种对位式的“环旋”声。
查看更多“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 – 第二讲:2020年斯特雷加奖的候选与入围作品(一)
我们现推出”文学星期二”栏目,定期与大家见面(每个月至少一个星期二),专门举行讲座、研讨会、作者见面会以及新书推介会等等文化活动。本栏目将涵盖文学、语言、语言学、哲学、艺术、音乐等与意大利宝贵的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种人文学领域的主题。 根据目前执行的疫情防控规定,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组织的讲座全部采用在线形式举行。为了使线上活动获得最佳的视频和声音效果,本使馆文化中心采用了新的直播平台和5G技术,可以使数百名观众参与现场直播。 “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 第二讲:2020年斯特雷加奖的候选与入围作品(一) 6月16日19:00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线上活动 第74届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迎来第二期活动。上周二举办了开幕讲座,在讲座中专家们介绍了这个重要的意大利文学奖的历史概况,在6月16日周二19:00的下一次讲座中,将更加深入的介绍2020年12部候选作品中的四部著作和相应的作者。 系列讲座的第二期将介绍以下作品和作家: Tutto chiede salvezza (暂译:万能救赎), Daniele Menchiarelli, MondadoriFebbre (暂译:烧), Jonathan Bazzi, Fandango LibriL’apprendista (暂译:实习生), Gian Mario Villalta, SEMGiovanissimi(暂译:青春年少) di Alessio Forgione, NN Editore 在后续讲座中将介绍其余的八部候选作品。每期讲座的重点都将放在进入决赛的六部作品上。 六部入围作品 六部未入围的候选作品 讲座中将有一个简短环节对观众开放在线问答。策划编辑组将在全部提问中筛选六个问题。提问被选中的观众将会获得一本曾经获斯特雷加奖的书籍的中文译本。 本次线上系列讲座将由中文进行,适合懂中文的观众观看。 报名方式:1.观众名额有限,额满即止。2.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按要求填写姓名等信息(注意:每个手机号码只可报名一人)。 3.直播时间为6月16日19:00,我们将通过短信给大家发送直播链接,以及用户名和密码。大家可自行选择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进行观看。
查看更多“世界意大利电影周”——第三届,2020年6月15至21日
第三届“世界意大利电影周”致力于推广电影和意大利电影产业,今年将完全以数字化进行并将于6月15日至21日举行。 在本周内,RaiPlay平台将推出一系列专门针对意大利电影和该领域专业人士的内容。记者和影评人的大师课、关于”电影工艺 “的视频课程、原创短片等许多未曾发表的内容都将免费提供,而且没有地域阻拦。 “世界意大利电影周”将向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诞辰一百周年和阿尔贝托·索尔迪(Alberto Sordi)致以特别的敬意。 将于6月20日庆祝首届世界意大利电影日。 “世界意大利电影周”由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发起(MAECI),与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MiBACT)、意大利对外贸易(ICE)、ANICE制片协会、Istituto Luce—Cinecittà学院合作实现。 敬请关注! #世界意大利电影周#费里尼100 MAECI未公布的内容: – 由编剧、导演和记者吉安弗兰科·安格鲁奇(Gianfranco Angelucci)为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电影举办的大师班; – 由记者和影评人詹尼·卡诺娃(Gianni Canova)举办的两场大师班,分别以阿尔贝托·索尔迪(Alberto Sordi)和当代意大利电影为主题; – 与主要行业协会合作,实现14场关于”电影专业”的视频讲座; – 一部献给费德里科·费里尼形像的短片; – “费里尼的声音“,由Istituto Luce—Cinecittà学院为2020世界意大利电影周制作的宣传片。 其它内容包括: – 2020年戴维·多纳泰洛(David di Donatello)奖 “最佳短片”类的五部作品(这得感谢与意大利电影学院的合作)。 – 三集系列片 “OffStage”(专门针对演员职业,与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合作)和三集系列片“与RaiMovie在电影学校“ (专门针对编剧职业,与100Autori协会合作实现); – 18集系列片“框架中的费里尼”,是由Istituto Luce – Cinecittà学院利用档案材料制作的里米尼大师的电影之旅。
查看更多“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展览在昆明开幕
6月13日周六,“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展览在昆明开幕,展览由意大利RAICom公司创意和制作,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在中国组织,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环球融创滇池南湾未来城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担任本次展览的学术支持。 开幕活动上,与当地区政府和中方合作单位代表一起出席的意大利官方代表包括,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康达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主任孟斐璇。 此次展览由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史专家Antonio Paolucci教授担任策展人,向中国观众呈现了36幅文艺复兴巨匠拉斐尔·桑齐奥的伟大作品的高清和仿真原大复制品,以纪念其逝世500年。 精心选择的展品呈现了大师在不同阶段的艺术发展历程,从拉斐尔不到二十岁时的作品直到他最后的杰作《转化》,这是他在生命尽头的最后几天才完成的画作,之后画家仅37岁就英年早逝。 展览为学者和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极为宝贵的机会,能够在同一个展览空间内,近距离同时欣赏到36幅名作,这些作品的原作如今被分别保存在7个国家、13个城市的18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中。 展览将开放至8月5日,地点为环球融创当代艺术中心,这座新的艺术中心位于昆明风景优美的滇池南岸,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历来享有春城的美誉。
查看更多“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 – 第一讲:“斯特雷加奖”74年的历程
我们很高兴地告知大家,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将从6月份开始举办线上讲座,内容包括以意大利艺术、科学、文学和音乐为主题的不同栏目。 为了使线上活动获得最佳的视频和声音效果,本使馆文化中心采用了新的直播平台和5G技术,可以使数百名观众参与现场直播。观众可以通过网络链接用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访问”直播间”,而且无需安装任何特定软件。 我们现推出”文学星期二”线上讲座栏目,将定期(每个月至少一个星期二)与大家见面,举行讲座、研讨会、作者见面会以及新书推介会。我们将涵盖文学、语言、语言学、哲学、艺术、音乐等与意大利宝贵的文化遗产相关的其他人文学主题。 “2020斯特雷加奖”线上系列讲座第一讲:“斯特雷加奖” 74年的历程直播时间:6月9日19:00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线上活动 “文学星期二”将首先推出一系列关于第74届斯特雷加奖的讲座,这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意大利文学奖。 该系列包括五场讲座,其中第一场将专门介绍斯特雷加奖的历史、影响和运作情况。接下来三场将集中介绍第74届候选的12本书及其作者。最后一场将专门讨论获奖作品及其作者。 这五场讲座邀请了中国最权威的意大利语言和文学学者以及文学翻译家,他们都是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2020年斯特雷加奖阅读小组的投票成员。这次系列讲座期间,观众将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和接近当代意大利文学。 第74届斯特雷加奖12本候选作品 想参加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线上讲座的朋友,需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请大家完整填写在线报名表格。每个手机号只可报名一人。为了保证最高质量的直播效果,观众名额有限。 本次线上系列讲座将由中文进行,适合懂中文的观众观看。 报名方式:1.观众名额有限,额满即止。2.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按要求填写姓名等信息(注意:每个手机号码只可报名一人)。 3.直播时间为6月9日19:00,我们将于6月8日通过邮件给大家发送直播链接,以及用户名和密码。直播链接包括二维码和网页链接,大家可自行选择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进行观看。
查看更多马可·帕嘉索尼 – 打击乐手,颤音琴和马林巴演奏家
为了与热爱意大利和意大利艺术得朋友们保持联系,今天向大家介绍马可·帕嘉索尼,不拘一格的打击乐手,极具才华的颤音琴和马林巴演奏家,他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曾在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举行过音乐会。 感谢罗萨里奥·莫雷诺的BlueArt公司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视频。 观看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4ODU5ODE0NA==.html 马可·帕嘉索尼 马可·帕嘉索尼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罗西尼音乐学院和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他曾经追随的老师包括:嘉里·波顿,埃德·门多扎,丹尼尔·迪·格里高利,埃古伊·卡斯特利洛,约翰·拉姆西,史蒂夫·威克斯。 2005年马可在皮亚琴察爵士音乐节组织的契克·佩迪纳尔迪大赛中获得最佳意大利爵士新人奖。合作过的音乐家包括:迈克尔·卡米罗,艾利克斯·阿库纳,史蒂夫·史密斯,约翰·贝克,阿米克·圭拉,特兰特·奥斯汀,格雷格·哈钦森,山中千寻,彭加罗,马里卡·阿亚内,佩特拉·马格尼,拉斐尔·古阿拉齐,卢卡·巴尔巴罗萨,弗朗西斯科·卡菲索,马西莫·曼琪,马西莫·莫里科尼,菲利普·拉丹其等。马可与四重奏合作发行了专辑《Finally》、《Happiness》、《Grazie》,以及《Frank & Ruth》。 马可是安科纳里纳尔迪尼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师,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大学意大利学年项目乌尔比诺大学教师。马可在很多美国知名学府开设颤音琴大师班,如欧柏林学院(俄亥俄),明尼阿波利斯大学(明尼苏达),伊斯曼音乐学院(罗切斯特),哥伦比亚大学(俄亥俄),克利夫兰大学(俄亥俄),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大学和华盛顿桑塔路易斯大学(密苏里)。2014年4月出版和声与作曲手册《我几乎要写一首歌》,由Rodavia出版社出版。 马可曾受邀参加重要的意大利和国际音乐节和俱乐部,如:卢加诺爵士音乐节(瑞士),罗切拉·尤尼卡爵士音乐节,法诺爵士音乐节,罗科摩提弗爵士音乐节,圣埃尔皮迪奥爵士音乐节,甘地亚国际音乐节(西班牙),亚当斯打击乐音乐节(荷兰),鼓的世界音乐节(荷兰),阿姆斯特丹马林巴音乐节(荷兰),罗马夏季爵士音乐节,Blue Note米兰,罗马音乐花园音乐厅,阿姆斯特丹比穆胡斯爵士俱乐部(荷兰),左岸爵士俱乐部(中国北京),Plantation(中国北京),10号沙龙(中国香港),Pell Fresco(中国香港),意大利使领馆文化中心(中国北京,中国香港,日本大阪)等等。马可还是很多乐器品牌的独家代言人:Adams颤音琴和马林巴,Zildjian镲片,VIC FIRTH 鼓槌,Bomap,GonBops打击乐器,Rammer鼓。
查看更多屏幕艺术的早期历史,一场不可错过的展览
很高兴向大家推荐《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展。该展览包括六位在全球享有盛名的意大利前卫艺术家的早期屏幕艺术作品,将于5月20日在北京山中天艺术中心开展。 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 肖戈 山中天艺术中心 北京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2020年5月20日—7月19日 开馆时间:10-18(周一闭馆) 1952年,卢西奥·丰塔纳及意大利空间艺术家发表《空间运动的电视宣言》:“对我们来说,电视是我们期待的手段,它将构成我们观念的组成部分。” 1969年4月15日晚10:15分,格里·舒马夫妇创立的首家电视画廊“展出”首个电视展览。 1969年11月28日,詹姆斯·李·贝耶斯首次以现场直播并与观众互动的形式实现了其观念性电视作品《世界问题中心》。 2020年,全球艺术展示全面采取“线上”路线。 2020年5月20日,探讨(线上)屏幕艺术早期历史的“从屏幕到观念”线下开幕。 在线上展览已然成为艺术展示之必需方式的今天,“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着眼屏幕艺术的早期历史,它的肇始和最初的实践。五十年前,既无因特网、又无其他线上视觉媒介,这种艺术被简单地称作“电视艺术”。 乔万尼·安塞尔莫,《无题》,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高清数码影像,声音,1’11” ©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本次展览是在中国首个呈现屏幕艺术起源的展览。从约瑟夫·博伊斯到劳伦斯·韦纳,它将展出包括意大利艺术家乔万尼·安塞尔莫、阿里杰罗·波埃迪、皮耶·保罗·卡佐拉里、吉诺·德·多明尼西斯、马里奥·梅尔茨、吉贝尔托·佐里欧在内的30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是最早使用屏幕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是来自不同艺术运动的最重要的前卫艺术家,例如行为艺术、过程艺术、贫穷艺术、观念艺术、摄影和大地艺术。展览将给予观众一独特机会,来探索、理解、探讨当代艺术如何在线上环境发挥作用。通过追溯历史,它也将帮助提高对线上艺术的风险及诸多机会的认识。 阿里杰罗·波埃迪,《身体总是无声的说话》,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 高清数码影像,声音,2’08″©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尽管早在1952年,卢西奥·丰塔纳及意大利空间主义艺术家已在《电视宣言》中提出了“电视艺术”的概念,但作为一种特定艺术形式,它是在1969年形成的,那年,德国艺术家兼电影人格里·舒马与妻子携手,推出了第一家电视画廊,并于1969年4月15日晚10:15分播出了第一个电视展览:大地艺术。与其他画廊不同,这家画廊只存在于家用电视机中。此外,它的展览仅播一次,这赋予了它昙花一现的特性:你要么看了,要么没看,仅此而已,不会重播。舒马的前瞻性想法基于这样一个动因:发现一种方式,使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一种艺术媒介,使艺术能接触到更多的观众。这个想法还对当代艺术的商业化倾向提出了批评,它与新兴艺术运动中的意识形态交相呼应,颂扬了艺术的非物质本质。 皮耶·保罗·卡佐拉里,《1970年9月23日第6天的现实》,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 高清数码影像,声音,2’12″©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这种专门为电视创作、而非仅仅制作展示艺术家纪录片的观念,应被置于1960年代后期欧美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受马克思主义将艺术与文化带给全体公民、并使文化民主化的思想影响,这一时期见证了一种艺术为大众的强烈冲动;它也受到了当时正在兴起的开创性艺术运动的强烈影响,这些运动渴望超越雕塑绘画等传统媒介的限制。 吉诺·德·多明尼西斯,《尝试飞翔》,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高清数码影像,声音,1’56” ©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如果说舒马的电视画廊对影像艺术的兴起及其早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同样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展可以对其中的部分问题作出解答。 马里奥·梅尔茨,《无题》,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高清数码影像,声音,1’29” ©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问题”同样是在华首次展出的詹姆斯·李·贝耶斯的传奇性观念作品《世界问题中心》的主题(1969年11月28日),这是当代艺术史上第一次以现场直播作为媒介并与观众互动的艺术作品。通过“问题引向问题”而非惯常的“问答”形式,贝耶斯试图从当时最智慧的100个人士那里收集世界上最重要的100个问题。 吉贝尔托·佐里欧,《无题》,1970年,16毫米黑白影片转高清数码影像,声音,1’01” © 艺术家与利马基金会 为了庆祝这一创新的早期屏幕艺术的51周年诞辰,“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希望强调它在当代艺术中的当下地位,或其被忽视之处。如今,尽管人人携带一块可用来录像的小屏幕,但屏幕艺术作品依然欠缺。原因何在?希望这一展览能引发更多问题并给出新的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