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Mon Nov 20 2017Mon Nov 20 2017
新书发布会:简单美味的意大利烹饪

两位对意大利美食传统充满热情的女士的相遇,促使了《简单美味的意大利烹饪》这本书的诞生,书中收录了简单却不平凡的意大利家庭烹饪德菜谱。中英文双语,清晰的介绍了24道菜肴的制作方法,并保证获得成功。 本书的格式实用而雅致,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对于喜爱意大利美食的人更是如此。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Nov 18 2017Sat Nov 18 2017
意大利语教学在线马拉松

意大利语教学培训最大的在线活动 2017年11月18日9:00 – 19:30(意大利时间),将举办在线意大利语教学马拉松活动,培训活动面向意大利语教师,对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更新,提出创新的方案、建议和有用信息。马拉松分为上、下午两部分,下午部分(由于时差问题更适用于中国将重复上午的日程。参与者包括锡耶纳外国人大学Andrea Villarini,罗马第三大学Elisabetta Bonvino和Diego Cortés Velásquez,莫德纳和雷乔·艾米莉亚大学Grabriele Pallotti。 活动日程点击此处。 参加活动须提前注册(免费),网址:www.almaedizioni.it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Nov 16 2017Thu Nov 16 2017
讲座 “无形的修复-意大利古迹研究与修复技术”

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的修复文化和修复技术一直都是本国、乃至世界建筑界和艺术界的一道标杆。 近一个多世纪里,一批造诣极高的学者们一直在竞相进行着持久而深入的文化研究,催生了多所文化遗产领域知名的高级培训学校和研究中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不断地在更新和研制先进的探测技术、诊断技术和修复技术,并用于众多珍贵的意大利历史古迹的修复工作。 在这里我们想要用一些实际的工作案例来展示最新一代的诊断技术,这些技术都是今天所谓的“认知计划”所采用的,这个计划主要涉及的都是已经出现损害的历史古迹,并且已经、或者即将对它们进行修复。如今我们必须首先对文物的历史和所处的环境、对它们的建筑规模、建筑特点、病变程度及失衡程度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测,由此才可以着手开始文物的修复。 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历史古迹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都是不同寻常的,同样非同凡响的还有它们在未来所拥有的巨大潜力。 激光扫描仪、热成像仪、地电探测、和探地雷达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测量和勘探到遗址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墙体内部,和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而这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次的会面将为大家展示其中的一些研究案例,这些都是德维塔(Maurizio De Vita)教授和他的专业团队展开的工作,其中德维塔教授主要从事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物古迹的研究、分析、勘测、诊断、和修复活动。

查看更多
已结束 Mon Nov 13 2017Mon Nov 13 2017
朱塞佩·库恰系列歌剧讲座 – 法斯塔夫

《法斯塔夫》是朱塞佩·威尔第的最后一部歌剧,脚本作家博伊托根据借助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与《温莎的风流娘们》中法斯塔夫这一人物形象综合改编而成。1893年2月9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 主角法斯塔夫是一位喜剧人物,他是一位肥胖又自负的骑士,同时他又具有深层次的特征,正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常常表现出的复杂感。 骑士法斯塔夫是个笨拙的无赖,终日流连于酒池肉林中,他想以自己的魅力勾引福德的夫人艾丽丝和佩奇的太太梅格:但他没有料到温莎女人们的狡猾。拖曳的音乐,同样的情书,精灵鬼怪。这是朱塞佩·威尔第的杰作,具有作曲家一贯的创造力,生动性和年轻的新鲜活力,同时在技术上和曲目编排上又十分成熟。 乐章的每一个片段都透露出作曲家丰富的艺术经验,他一生致力于发掘音乐语言的戏剧力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法斯塔夫》带来了全新的元素,赋予威尔第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历史新的开端。《法斯塔夫》并未遵循音乐类型的规则与十九世纪中期终端的意大利喜歌剧传统发生联系,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喜剧类型,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典范,并持续发展,直到普契尼的《贾尼·斯基基》问世(1917)。 由国家大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法斯塔夫》将于2017年12月3、6、8和10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购票http://ticket.chncpa.org/product-1041378.html 朱塞佩·库恰,国家大剧院歌剧艺术顾问。在来到中国之前,库恰曾在意大利和其它国家的著名歌剧院或歌剧节担任艺术指导(如:卡塔尼亚贝里尼歌剧院、塞维利亚La Maestranza歌剧院、帕勒莫马西莫剧院、卡利亚里歌剧院,托雷多“El Greco”歌剧节等)。自2011年3月起,担任国家大剧院歌剧艺术顾问。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Nov 11 2017Tue Dec 05 2017
第二届全球意大利美食周

在中国最有名的谚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包含了食物和烹饪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意大利人民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人民不谋而合。在我们两个国家,食-而且首先是共食-并非是一个满足基本需求的简单方式。这意味着生活中的一种体验,人们一起所品尝的美食,通常是用世代相传的食谱烹制的。这也正是全球意大利美食周活动的意义所在,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活动后,今年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届。在中国,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驻各地总领事馆、意大利文化处、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以及中国意大利商会共同为大家奉上一份内容更为丰富并具有多样性的活动清单。今年11月20日至26日,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重庆和香港,从成都到乐山,从深圳到苏州,我们将在各地举办研讨会、论坛、品尝会、特色晚宴、烹饪培训课程、大型会议以及图片展。和往届活动相比较,我们决定把重点放在地中海饮食和食品安全,这些也正是使意大利成为世界上最为健康国家的要素。此外,我们还将荣幸地接待一个来自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代表团,该大区是欧洲拥有地理标识和原产地保护产品最多的地区,这个代表团访华的目的是推广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特色佳肴。据此我们邀请大家共享全球意大利美食周这个良机,希望你们能更了解意大利和意大利美食。祝大家好胃口! 谢国谊意大利驻华大使   点击此处下载活动日程

查看更多
已结束 Mon Nov 06 2017Mon Nov 06 2017
音乐和影像艺术,一种跨媒体视角

研讨会主讲人:尼科拉·萨尼 参加研讨嘉宾: 冯梦波 – 影像艺术家 刘思军 –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史付红 –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金曼 –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 我相信我的作品可以进入当代艺术创造的一种“跨媒体”视角的中心。尤其是表达的必要性,来自组成作曲项目的全部元素和符号产生协同作用的汇聚。在这方面我想强调“多媒体”和“跨媒体”的区别。我认为“多媒体”是一个技术-商业术语,指的是能够同时使用多种“媒体”的工具。所以它是一个与艺术语言无关的词汇。“跨媒体”指的是一种艺术语言的选择。它是一种与声音有着紧密关系的定义。以膨胀的方式定性的声音,处于一系列与所有形式和当代美学语言可能的关系的中心。声音就是环境,就是项目本身。– 尼科拉·萨尼 尼科拉·萨尼,作曲家,管理人,艺术总监。 1961年出生于费拉拉,学习作曲时师从多梅尼克·圭切洛 (Domenico Guaccero) ,并跟随卡尔海因茨·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进修。与崔斯坦·穆海勒 (Tristan Murail) 、乔治·本杰明 (George Benjamin) 和乔纳森·哈维 (Jonathan Harvey) 共同举办作曲研讨会。 尼科拉·萨尼现任博洛尼亚市立剧院主管,锡耶纳奇加纳学院艺术总监,帕尔马威尔第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此外,但任“威尼斯路易齐·诺诺 (Luigi Nono) 资料馆”基金会董事长,罗马音乐会大学联盟艺术顾问,“马西莫别墅(Villa Massimo)”德国学院顾问,罗马美国学院意大利分会顾问。 担任锡耶纳奇加纳学院艺术总监的同时,与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国家体系促进司合作,帮助有才华的意大利年轻音乐家走向世界,促成针对该目标的一系列推广、支持和发展项目。2006至2009年担任罗马歌剧院艺术总监和董事。 2004至2014年担任罗马“伊莎贝拉·塞尔西 (IsabellaScelsi) 基金会”主席,基金会致力于保护作曲家吉亚琴托·塞尔西 (Giacinto Scelsi) 的文化遗产,并创建塞尔西档案馆。 策划了“Sonora”项目,并担任艺术总监,项目受到意大利外交部的推广和支持,将意大利新音乐介绍给全世界,合作方还包括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曾担任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歌剧”国际协会董事会成员,欧洲新音乐促进协会成员;多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很多国家的艺术支持机构合作。 作为作曲家,进行多种类型的创作:歌剧、舞剧、交响乐、室内乐、电子乐和多媒体,作品常年在国际主要音乐节和演出季上被演奏。众多国际知名指挥家、独奏家和乐团都演绎过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集由米兰Suvini Zerboni出版社出版。 尼科拉·萨尼在音乐、多媒体和舞蹈方面的创作与众多知名作者合作,他们来自图像、电影,戏剧和影像艺术领域,包括:Michelangelo Antonioni, Ugo Gregoretti, David Ryan, Pamela Hunter, Nam June Paik,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Nov 03 2017Fri Nov 03 2017
来自岛屿的历史和声音

通过西莫内·索洛的小提琴实验,和唱作歌手克劳迪娅·阿璐的歌声,开启一场音乐之旅,去探索一个神秘而引人入胜的岛屿——撒丁岛,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又充满矛盾。 撒丁岛位于地中海的心脏,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接收了多国人口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质。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ue Oct 31 2017Tue Oct 31 2017
大师生辰快乐 –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和翁贝尔托•乔尔达诺诞辰150周年音乐会

2017年10月31日,19时,意大利使馆文化处剧场 达米亚尼&玛卡丽娜&托卡尔三人组联袂奉献: 大师生辰快乐 –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和翁贝尔托•乔尔达诺诞辰150周年音乐会 大卫·达米亚尼 – 男中音 奥尔加·玛卡丽娜 – 女高音 娜塔莉亚·托卡尔 – 钢琴   大师生辰快乐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和翁贝尔托·乔尔达诺诞辰150周年音乐会 今年是两位意大利音乐大师诞辰150周年纪念: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和翁贝尔托·迈诺迪·玛利亚·乔尔达诺。乔尔达诺被誉为真实主义之父,托斯卡尼尼是乔尔达诺的挚友,也曾演奏过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托斯卡尼尼通过如暴风雨般急切又严谨的风格,完整的表现了乔尔达诺希望在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托斯卡尼尼大师终生致力于将美国乐团的水平提升到与意大利乐团同样的高度,为海外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九世纪末,大师谱写了一些极少被演奏的中高音浪漫曲,将首次在亚洲演出。 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基金会”和罗马影城Luce中心联合主办,这场纪念演出通过短片放映、简短叙述,更重要的是两位大师的精彩音乐,重新回顾托斯卡尼尼和乔尔达诺之间的亲密关系。 Arturo Toscanini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1867年3月25日出生于帕尔马,他的家人都是爱国人士,热爱歌剧音乐。年幼时就展现出巨大的音乐天赋,阿尔图罗被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886年,在巴西的一次巡演中,他被临时安排代替乐团指挥莱奥波德·米古埃兹。他凭记忆指挥了《阿依达》,当时还不满十九岁,这成为他无可比拟的事业的起点。1895年,都灵皇家剧院邀请他指挥普契尼《波西米亚人》的首演。在都灵的成功为他打开了通向斯卡拉的大门。二十世纪初,他受邀前往纽约,在大都会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并与古斯塔夫·马勒合作:在美国各大剧院成功的演出中,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普契尼的《西部女郎》。战后,1946年,托斯卡尼尼重回意大利,在被轰炸后重建的斯卡拉剧院担任开幕指挥。之后他面对众多工作和项目,但出于健康问题托斯卡尼尼不得不长时间休息。1957年1月16日,在一次脑血栓发作后,托斯卡尼尼在纽约的Riverdale别墅中去世。 翁贝尔托·迈诺迪·玛利亚·乔尔达诺 1867年出生于福贾,在那不勒斯求学,1882年至1890年就读玛耶拉的圣彼得音乐学院。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安德烈·谢尼埃》,1896年根据伊利卡的剧本谱写。1904年移居马焦莱湖畔,并在这里居住了20年直到1924年,作曲家在这里享受着安静的生活和工作。乔尔达诺在这里度过了幸运的时光,很多杰出人物都是他的座上客,如贾科莫·普契尼·和古列尔摩·马尔科尼,但1929年之后他的创作陷入低谷,这是由于真实主义歌剧已穷途末路,观众的口味转向新的歌剧形式。与《安德烈·谢尼埃》相似的作品《费多拉》(1898年),同样反映了乔尔达诺激烈而创新的艺术风格。在他的十三部作品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愚人的晚宴》,1924年于斯卡拉剧院上演,以及《国王》,1929年上演。知名女高音将翁贝尔托·乔尔达诺歌剧中的“咏叹调”视为对其水平的挑战,乔尔达诺于1948年11月12日在米兰去世。 演出曲目   翁贝尔托·乔尔达诺 选自歌剧《费多拉》 间奏曲 “这就是他的画像”(女高音) “俄罗斯女人”(男中音)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十九世纪末浪漫曲 摇篮曲(钢琴) 预感(女高音) 悲伤(女高音) 也许有一次(男中音) 渔夫(男中音) 我妒火中烧(女高音)   翁贝尔托·乔尔达诺,选自《安德烈·谢尼埃》 祖国的敌人(男中音) 卡尔洛·杰拉德(女高音和男中音) 我死去的妈妈(女高音) 时长: 75′ 大卫·达米亚尼 – 男中音 男中音大卫·达米亚尼出生于塔沃利亚(佩萨罗)。1993年在特拉维夫的诺嘉剧院初次登台,饰演唐璜一角。1995至1999年,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一员,饰演过《费加罗婚礼》、《爱之甘醇》、《耶路撒冷》、《蝴蝶夫人》、《费多拉》、《先知》、埃奈斯库的《俄狄浦斯》中的主角。曾经在很多意大利和国外的剧院(拿波里、巴勒莫、热那亚、汉堡、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柏林、特拉维夫、东京、苏黎世)和艺术节(耶路撒冷歌剧节、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最近,他在法兰克福演出了齐莱亚的《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中米乔内特一角,在日内瓦大剧院演出威尔第的《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在首尔国家歌剧院演出《弄臣》。曾与众多知名指挥家合作,如:穆迪、祖宾梅塔、欧伦、夏伊、费罗、维奥蒂、阿巴多等。 奥尔加·马卡里纳 – 女高音 女高音奥尔加·马卡里纳初次登台是在纽约城市歌剧院演出《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之后饰演过《弄臣》中的吉尔达,《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奥林匹亚。马卡里纳饰演过的其他角色还包括《伊多梅纽斯》中的伊利亚(林肯中心莫扎特音乐节),《茶花女》中的维奥莱塔(基洛夫歌剧院)和《犹太女》中的埃乌多克斯(纽约歌剧乐团)。 奥尔加·马卡里纳多次饰演过威尔第歌剧《奥瑟罗》中的狄斯梦娜: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澳门音乐节,考文特花园,北京交响乐团,卡内基厅纽约歌剧乐团。近期在以下地点举办过演出:林肯中心音乐节,罗马歌剧院,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剧院,墨西哥城艺术剧院和华沙大剧院。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ue Oct 24 2017Tue Oct 24 2017
2017意大利语言文化周 – 讲座《时尚电影:品牌故事》

2017年10月24日18:30 讲座《时尚电影:品牌故事》,主讲人:Orietta Pelizzari 地点: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文化中心,北京 主办: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文化中心,北京,NABA(米兰新美术学院) 活动介绍:时尚产业每年都会推出上百部短片向公众介绍品牌的最新产品和时尚构思。时尚品牌需要电影来传播她们的故事。影像故事因其对在线客户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变得越来越流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如Gucci, Dolce & Gabbana, Ermenegildo Zegna, Prada, 米兰时装周等用影像讲述今天和未来的关于创造力的故事…… 为什么时尚界偏爱利用短片、电影的技术和风格向公众介绍她们的产品?在时尚和电影共赢的局面下,电影如何引导消费者接近品牌所提倡的生活方式? 在讲座中,主讲人将介绍一些品牌的故事和案例:为推广产品和传播品牌时尚理念拍摄的风格电影,著名电影导演与时尚的关系,以及线上和线下消费者的现状。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Oct 21 2017Sat Oct 21 2017
“意大利语桥”知识竞赛

地点: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文化中心,北京 合作机构:中国多所高校意大利语专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活动介绍:作为面向全中国意大利语专业学生的意大利语言和文化知识竞赛,“意大利语桥”知识竞赛今年将迎来它的第四届比赛。比赛分为两部分进行,即:第一部分,表演环节,时长不超过10分钟,需用意大利语进行,可以是朗诵、戏剧、歌唱或其它可以用意大利语口语进行展示的表演形式;第二部分,交流环节,基于阅读资料的意大利语言与文化知识问答,其中的部分参考内容为今年语言周的主题“电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