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伊谢洛”理发师”的介绍讲座
讲座:乔瓦尼·帕伊谢洛的《塞维利亚理发师,也就是无效预防》 主讲人:朱塞佩·库恰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孟斐璇先生将就“歌剧前的歌剧”系列音乐会进行介绍 乔瓦尼·帕伊谢洛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将拉开“歌剧前的歌剧”系列讲座的帷幕,活动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国家大剧院和齐亚那音乐学院合作举办,向中国观众介绍歌剧世界中鲜为人知的一个方面:很多脍炙人口的知名歌剧都有一个早期版本,尽管不被关注却具有巨大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乔瓦尼·帕伊谢洛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1782年9月15日歌剧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宫廷中的修道院剧院首演,专门献给女皇。 这部诙谐剧最初为2幕,后来变为4幕,剧本由朱塞佩·佩特罗塞利尼创作,在整个欧洲迅速获得巨大成功,后来乔阿基诺·罗西尼1816年创作了同名歌剧,于是帕伊谢洛原作的光辉被掩盖,长期以来被人们遗忘。 剧情的发展基本与博马舍的喜剧相符,有些部分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帕伊谢洛和罗西尼的版本十分相似,只有细微的差别。佩特罗塞利尼的剧本更加偏重爱情事件,对喜剧部分的兴趣相对较低。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这一版本的歌剧部分得以复原,在意大利和欧洲的剧院中演出。其中一段独唱片段于1975年被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改变为器乐曲,作为电影配乐使用在《巴里·林登》中。 朱塞佩·库恰先生的讲座开始前,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孟斐璇先生将就“歌剧前的歌剧”系列音乐会进行介绍。另外,讲座特邀男高音扣京和男低音冉笑宇,他们将由理查德·贝克钢琴伴奏,演唱帕伊谢洛版塞维利亚理发师的选段。
查看更多2019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讲座
为了纪念犹太人大屠杀和种族政策受害者,被关押在集中营的意大利人,以及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被迫害者的人士,意大利在2000年决定设立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随后,2005年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犹太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进入波兰城市奥斯维辛,发现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并得以解救其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这个悲惨的发现幸存者提供的证据首次向世界揭露了纳粹分子种族灭绝的恐怖行径。于是,这一天被定为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 1月25日 18:30 – 意大利使馆文化中心 讲座:大屠杀时期在中国的犹太人 主讲人:艾丽莎·玛利亚·朱妮佩洛教授;潘光教授 自由入场 意大利文/中文 大屠杀时期在中国的犹太人。出逃纳粹德国犹太人的历史 主讲人:艾丽莎·玛利亚·朱妮佩洛 1933年,为了躲避迫害,很多犹太人逃出德国、被德国占领的国家和德国的联盟国前往上海。据估算,从1933年至1941年,至少18000名犹太人到达上海,其中多数乘坐从意大利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港口启航的巡洋舰。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很艰难但很自由。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犹太人进入上海的大潮才被迫终止。 太平洋战争期间,纳粹的盟友日本侵略中国,1942年7月,驻日盖世太保司令前往上海,向日本当局提出“最终解决方案”。尽管提议没有实施,日本人宣布在上海设立“虹口犹太人区”,强令所有流亡的犹太人入住。战后几乎所有犹太流亡者都离开了中国,移居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加拿大。 这是大屠杀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在集体事件的背景下值得关注的一些声音包括1939年出生于上海的见证者索尼娅·米尔贝格尔;以及“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前中国驻维也纳领事,他不顾上级的反对,为众多犹太人签发签证,使他们得以逃离纳粹德国。这些人物令人们了解到犹太大屠杀是全球性的历史,对这一事件的记忆不仅对于欧洲,对于整个世界都非常重要。犹太历史在东方的篇章还能告诉我们很多。 “大屠杀时期在中国的犹太人” 主讲人:潘光 犹太人最早于唐朝,也就是八世纪左右就已到达中国。宋朝时期开封的犹太人社区尤为知名。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塞法迪犹太人和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来到中国,新的社区开始在香港、上海、哈尔滨、天津和其他城市出现。 犹太人大屠杀时期,上海成为从纳粹欧洲出逃的犹太人的安全港湾。上海接纳的犹太人数量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的总和。 潘光教授将介绍上海成为犹太流亡者避风港的原因,为什么中国从未发生过自发的反犹太活动。他还将谈到如今中国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如何推广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教育,以及为后代保留上海历史的记忆。 玛利亚·艾丽莎·朱妮佩洛 Maria Elisa Giunipero (米兰 Milano, 1974) 2003年开始成为意大利中国研究协会和当代历史研究学会成员,从2008年12月至2017年1月担任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历史学学院当代历史终身研究员,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文学和哲学系中国当代史教研室主任。2014年成为上海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5年4月开始担任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孔子学院院长。2017年2月,再次担任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和东亚历史副教授。 她的文章收录在文集《犹太人在上海。纳粹德国流亡者历史》(米兰:ObarraO出版社,2018)中。合作出版《丝绸之路上的人与宗教》(米兰:Guerini e Associati出版社,2017);在玛丽娜·米兰达策划的《毛泽东时代四十年后的中国。习近平政策的选择、发展和方向》(罗马,Carocci出版社,2017)一书中收录她的文章《中国与梵蒂冈关系的新发展》。策划《中国与世界历史。全球环境下中国研究教学资料》(米兰:Guerini e Associati, 2017);《明朝宫廷的基督徒。徐光启与中西方知识分子对话》(米兰:Guerini e Associati, 2013);《意大利对越南和平的贡献》(米兰:EDUCatt, 2012)。 潘光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项目负责人,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 美国亚洲学会国际理事会成员,上海市反恐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反恐工作办公室软科学专家。 1993年获得詹姆斯·弗兰德中国-犹太研究年度纪念奖,2004年获得普京总统颁发的圣彼得堡-300奖章,以表彰他在中俄关系研究中做出的贡献,2006年获得奥地利大屠杀纪念奖。 2005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他为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委员会成员,2008年被任命为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 潘教授在全世界众多知名大学授课和领导研究工作,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莱顿大学,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都灵大学,阿联酋战略研究中心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主要著作包括:《犹太人在中国》、《犹太人在亚洲:对比前景》、《犹太人在上海》、《大屠杀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从丝绸之路到亚欧会议:亚欧关系两千年》、《上海合作组织综合研究》、《当代国际危机》、《中国在中东的成功》、《中国反恐战略》、《伊斯兰和儒家:中国伊斯兰的发展》、《中国能源战略》、《中国对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中国在中东剧变中的地位》、《中美安全和反恐合作》等。
查看更多新千禧年意大利电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
导演:费迪南多·文森蒂尼·欧尼亚尼,黑色/喜剧,100’,2013 乔瓦尼的故事始于Marzemino,一种意大利特兰托地区出产的葡萄酒,洛伦佐·达彭特在莫扎特的《唐璜》剧本中提到过。自从品尝过这种美味的葡萄酒,他整个人都变了。为了品尝更加昂贵和独特的葡萄酒,他从一个诚实的人变成了充满野心和无所顾忌的人,甚至为此失去了在银行的工作,也因此成为品酒师第一人。他是否也是杀妻凶手呢?
查看更多穆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会
很高兴向大家推荐国家大剧院主办的穆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会。音乐会将于1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演出曲目 1月25日 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 曲第二交响曲 勃拉姆斯 曲 1月26日 第五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 曲天方夜谭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曲 里卡尔多·穆蒂 里卡尔多·穆蒂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是当今时代颇具盛名的指挥家之一。2010年9月起,穆蒂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第十任音乐总监。四十年来,他执掌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1968-1980)、伦敦爱乐乐团(1972–1982)、费城管弦乐团(1980–1992)、斯卡拉歌剧院(1986–2005)等诸多国际音乐节和知名院团。穆蒂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师从世界级音乐大师维塔莱学习钢琴,之后又在米兰的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位。1967年他在米兰圭多·坎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以全票通过的成绩获胜,自此指挥生涯迅速发展。1971年,穆蒂获卡拉扬邀请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指挥,开启了与这一享有盛名的奥地利音乐节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长达45年的精彩合作。穆蒂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维也纳宫廷乐室、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荣誉会员。穆蒂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的任期长达19年,创下有始以来音乐总监这一职位任期的最高纪录,期间他担任过莫扎特三部曲、瓦格纳的《指环》系列等作品的指挥,另外还参与多部歌剧和音乐会作品的演出,作品涵盖巴洛克时期至近现代作品,同时,他还指挥斯卡拉爱乐乐团演出上千场音乐会,带领乐团和歌剧制作团队举行世界巡演。穆蒂是世界知名歌剧院和交响乐团竞相邀约的客席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纷纷与他合作。里卡尔多·穆蒂被授予的荣誉不计其数,如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和德国大十字骑士荣誉勋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国荣誉骑士称号,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授予他友谊勋章,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颁发他圣格里高利一级大十字骑士荣誉;他还获得以色列沃尔夫艺术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王子基金会艺术奖,意大利外交部金质奖章以及二十多家世界知名学府为其颁发的荣誉学位。穆蒂还倾情投入到培养青年音乐家的工作中。2004年,他创办了路易吉·凯鲁比尼青年管弦乐团,2015年又新建了意大利里卡尔多·穆蒂歌剧学院。他亲身参与意大利拉文那艺术节的年度项目——“友谊之路”,在世界上许多最为纷扰不断、不得安宁的地区指挥演出,倡导人们关注那里的民生和社会问题。里卡尔多·穆蒂灌制的唱片数以百部,既有传统的交响乐、歌剧作品还有现代音乐作品。他的两部书籍《威尔第,意大利的情人》和自传《音乐发声》均以多语种发行出版。 芝加哥交响乐团 芝加哥交响乐团一直被誉为世界一流的管弦乐团之一,如今已迎来了第125个演出季。2010年9月,著名意大利指挥里卡尔多·穆蒂担任其第十任音乐总监。他提出的深化与芝加哥当地社区的联系、继承传统并支持新生代音乐家、加强与幻想艺术家的合作等理念可谓为乐团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纪。芝加哥交响乐团历史辉煌,1889年西奥多·托马斯在芝加哥富商查尔斯·诺曼·费的邀请下组建了芝加哥交响乐团。作为此后美国的顶尖指挥和举世公认的音乐先驱,托马斯从最初就矢志建立一个演出水平极为精湛的永久型乐团,1891年乐团举办首场音乐会,初试啼声,见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托马斯担任乐团的音乐总监长达13年,直至1905年去世。而芝加哥交响乐团也在他去世前三周正式迁入由丹尼尔·伯恩汉姆设计的乐团的永久大本营——芝加哥交响音乐厅。 托马斯去世后,1905年弗雷德里克·斯托克继任指挥。斯托克1895年起担任大提琴部乐手,四年后成为助理指挥。斯托克任职三十年,于1942年卸任,是乐团历任音乐总监中在位最长的一位。斯托克是一位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音乐家,同时热衷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1919年他成立了芝加哥市民交响乐团,这也是美国第一个隶属于重要交响乐团的储备乐团。此外,他还建立了青年遴选比赛,为儿童举办音乐会并奉献一系列通俗音乐会。从1943年到1953年的十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前后迎来三位音乐总监,他们分别是德西雷·迪法(1943-1947)、阿图尔·罗津斯基(1947-1948)和拉法雷尔·库贝立克(1950-1953)。接下来十年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莱纳时代,在他的执掌下乐团灌制的唱片至今仍被视为标杆。1957年莱纳邀请玛格丽特·西里斯组建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合唱团。1963至1968的五个演出季中,让·玛蒂农接替莱纳领导芝加哥交响乐团。乔治·索尔蒂爵士自1969年至1991年担任交响乐团的第八任音乐总监。卸任后继续担任桂冠音乐总监,并在每个演出季重返乐团指挥几周的演出。索尔蒂爵士于1997年去世,他与乐团奠定了当代最为成功的音乐合作关系,乐团在他的执掌下于1971年进行了首次欧洲巡演,并灌录了不胜枚举的获奖唱片。1989年1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被选为继任音乐总监,并于1991年9月至2006年成为第九任音乐总监。他的任期卓而不凡: 1997年交响中心开放、交响音乐厅上演的歌剧大获赞誉、频繁以钢琴家和指挥的双重身份携手乐团同台献艺、21场国际巡演、任命杜安·沃尔夫为合唱团第二任总监。自2006年至2010年,伯纳德·海丁克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历史上首位首席指挥。皮埃尔·布列兹和乐团一直享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于1995年任命为首席客座指挥,并于2006年担任海伦·雷根斯坦荣休指挥。迄今为止,除了布列兹,只有两位指挥担任过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卡尔洛·玛利亚·朱里尼(1969-1972)和克劳迪奥阿巴多(1982-1985)。朱里尼在上世纪50年代经常与乐团合作演出。2010年1月,马友友被穆蒂任命为“贾德森和乔伊斯绿色创意顾问”,与穆蒂、芝加哥交响乐团和音乐家们共同合作为尼格尼音乐学院提供演出创意策划。两名新任驻团作曲家萨缪尔·亚当和伊丽莎白自2015年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工作。他们还将策划现代“MusicNOW”系列演出。 自1916年起唱片录制就一直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重要活动。乐团自有厂牌CSO Resound录制的唱片包括获得格莱美奖的《威尔第安魂曲》,由穆蒂指挥。乐团录制的众多唱片曾摘得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62次格莱美奖。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订票电话: +86 10 6655 0000 订票时间:9:30-18:00 (CST) 周一至周五 取票时间:9:30 – 19:30;9:30- 18:00
查看更多新千禧年意大利电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 《血乳交融》
导演:贾科莫·康皮奥迪 / 情节片,102’,2013年 莱奥十六岁,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不喜欢学习,只惦记着向热恋的红发少女贝阿特丽切倾述感情。学校中新来了一位教授历史和哲学的代课老师,莱奥准备以玩世不恭的方式应付他,但这位年轻教师和其他人不同,他激励学生热情生活和追求自己的梦想。由亚桑德罗·达维尼亚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看更多玩具狂欢圣诞音乐会
成立于2002年的意大利玩具爱乐乐团,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用真正的发声玩具和玩具乐器演奏音乐会的乐团。 乐团以顽皮幽默的风格,别具一格的独创音乐而独树一帜。通过运用大量丰富的塑料和纸板鼓类、玩具钢琴、手风琴和木琴,剧团的性格日益凸显:热烈的气氛、新颖的乐器、原创音乐流派以及创造性的编排和悦耳的旋律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无论是孩子、成年人、音乐家还是业务爱好者无不为之深深着迷。 电影配乐、耳熟能详的广告韵律、以及通过曼波音乐和巴萨诺瓦节奏而使人联想起来的异国情调构成了乐团的主基调,妙趣横生的演出、曲间节奏和风格的突变、以及旋律的迂回转换,总是不经意间紧紧抓住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剧团由7位音乐家组成,在那些著名的经典音乐名作之上,增加了欢快而新颖的艺术实践,从而令剧团在各种风格间游刃有余。从轻松爵士到罗西尼的塔兰特拉,从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经典电影配乐到莫扎特,从昆西琼斯的巴萨诺瓦风格到維托里奧·蒙蒂的恰尔达什,更不用提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的全新演绎。 所有音乐均通过玩具来表演,这样的音乐将我们一下带回到童年,回到那个想象力自由驰骋的人生阶段。乐团巡演足迹遍及意大利、哥伦比亚、韩国、卢森堡、法国、波兰、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
查看更多电影放映《人艰不拆!》
导演:瑞卡多·米拉尼 / 喜剧,106’,2014年 塞丽娜是一位天资出众的建筑师,在国外职场上获得一系列成就后,因思念家乡,她决定回国求职。她的应聘一波三折,期间,她发现自己得作出一个疯狂的选择,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人,男人,或至少表面如是。这时,她结识了英俊迷人的弗朗西斯科,一位理想伴侣,只是弗朗西斯科不喜欢女性,或至少表面如是。塞丽娜和弗朗西斯科之间产生了强烈感情,他们成为理想的伴侣。面对各种非难,他们互相帮助,迫不得已地分享各自的秘密和谎言,因为有时候,为忠实自己,最好扮演成他人。
查看更多新千禧年意大利电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
《人艰不拆!》 2018/12/19 19:00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 自由入场 中文字幕 导演:瑞卡多·米拉尼 / 喜剧,106’,2014年 塞丽娜是一位天资出众的建筑师,在国外职场上获得一系列成就后,因思念家乡,她决定回国求职。她的应聘一波三折,期间,她发现自己得作出一个疯狂的选择,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人,男人,或至少表面如是。这时,她结识了英俊迷人的弗朗西斯科,一位理想伴侣,只是弗朗西斯科不喜欢女性,或至少表面如是。塞丽娜和弗朗西斯科之间产生了强烈感情,他们成为理想的伴侣。面对各种非难,他们互相帮助,迫不得已地分享各自的秘密和谎言,因为有时候,为忠实自己,最好扮演成他人。
查看更多音乐会“葛兰西,精神与生涯“
内奥内里男声合唱团来自意大利撒丁岛,是一个由男高音组成的传统乐团,自1976年成立不间断的活跃在舞台上。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演出过1700多场音乐会(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芬兰、法国、德国、日本、希腊、印度、爱尔兰、摩洛哥、墨西哥、挪威、荷兰、秘鲁、葡萄牙、英国、捷克、罗马尼亚、俄罗斯、苏格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匈牙利、美国)。与十余个国内和国际团体合作过。录制了十几张唱片,其中一些在全世界发行,出版书籍,制作原创剧目,为其他艺术家创作百余部作品。而他的生平从未以他的“母语”——撒丁岛方言写就过。内奥内里男声合唱团将填补这个空白。演出根据同名书籍《葛兰西,精神与生涯》改编,得到撒丁岛自治大区的支持。 本次在中国演出的项目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生平和作品为主题,葛兰西是意大利二十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被大量翻译和研究(超过两万部作品,四十多种语言)。而他的生平从未以他的“母语”——撒丁岛方言写就过。内奥内里男声合唱团将填补这个空白。演出根据同名书籍《葛兰西,精神与生涯》改编,得到撒丁岛自治大区的支持。 合唱团在全世界的电视节目中频繁露面,并受到媒体高度关注,他们的艺术历程在撒丁岛民族音乐团体中是独一无二的。 参加巡演的特邀音乐家:奥兰多·马夏和艾力赛欧·马夏
查看更多